3D打印树脂与塑料粉末分别适用在哪些领域

3D打印工艺的多样性导致可选材料范围广泛,但材料种类的复杂性常使用户在选材时面临挑战。无论是塑料、陶瓷还是金属,材料组合的选择往往是用户接触3D打印技术的首要难题。

一、热固性与热塑性塑料的核心差异

3D打印塑料可分为两大类别: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受热时的行为特性:热固性塑料在固化后会发生不可逆的分解,冷却后无法重新塑形;而热塑性塑料作为当前主流选择,加热后可反复熔化并重塑形状,尽管每次重新加热会导致性能略有变化。

二、树脂与塑料粉末的市场地位

树脂与塑料粉末是增材制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类型。据Linker报告预测,塑料粉末市场到2029年规模将达30亿美元;而树脂领域由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测,同期市场规模将突破7500亿美元。两类材料分别适配不同的3D打印工艺:塑料粉末多用于激光熔融技术(如SLS),树脂则常见于材料喷射或光聚合工艺(如SLA、DLP),下文将详细解析其特性、后处理及应用场景。

三、3D打印聚合物树脂的分类与特性

当前聚合物树脂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,依据性能差异应用于不同领域。树脂打印尤其擅长制造具有精细结构的小型部件,常见类型包括:

1. 标准树脂
作为市场上成本最低、应用最广泛的树脂类型,标准树脂易于加工与打磨,触感柔软。但其脆性较高,抗冲击能力弱,主要适用于快速原型制作。

2. 柔性树脂
专为需要弯曲或压缩的部件设计,具有极高的灵活性,可通过调整肖氏硬度定制材料硬度,满足弹性部件的制造需求。

3. 水洗树脂
顾名思义,此类树脂无需使用异丙醇清洗,仅需清水即可去除残留物。其特点包括低气味、表面干燥且粘性低,显著简化了后处理流程。

4. 工业树脂
适用于需要高硬度表面的功能部件,主要分为两类:

  • 牙科专用树脂:针对牙科领域开发,可定制颜色、透明度、柔韧性或硬度,用于制造牙桥、牙冠、保持器等器械。此类树脂需具备可消毒特性,以满足医疗场景的卫生要求。

四、3D打印聚合物粉末的分类与特性

热塑性聚合物粉末市场中,尼龙是最常见的材料类型,其他重要品类包括:

1. 尼龙(聚酰胺)
PA12与PA11是应用最广泛的尼龙类型,具有低吸水性、高耐磨性与耐摩擦性,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需要耐久性的领域。

2. PEEK(聚醚醚酮)
一种半结晶热塑性塑料,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、耐热性、耐磨性及高比强度著称,可在部分工业场景中替代金属材料。但由于其加工温度要求高,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医疗及高端汽车领域。

3. 复合材料
由基体聚合物与短/长纤维(如碳纤维、玻璃纤维)复合而成。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聚合物与碳纤维混合,实现轻量化、高强度与高刚性;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则兼具强度与电绝缘性,但硬度低于碳纤维,密度更高。

4. 聚丙烯(PP)
一种半结晶热塑性塑料,具有耐化学腐蚀、良好电绝缘性及轻量化特性,但热处理控制难度较高,导致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受限。

5. TPU(热塑性聚氨酯)
兼具高耐用性与柔韧性,抗冲击与耐磨性能突出,但耐高温能力较弱,适用于需要弹性与韧性的功能部件。

五、塑料粉末的可回收性优势

塑料粉末(如用于SLS或MJF工艺的热塑性粉末)具备显著的可回收性。烧结后的多余粉末可通过筛分并与新粉末混合,实现重复利用,有效减少材料浪费,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。

综上,树脂与塑料粉末作为3D打印的核心材料,各自具备独特的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。树脂通过光聚合实现高精度打印,而塑料粉末凭借热塑性特性与可回收性,在批量生产与功能部件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。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(如精度、强度、成本或环保性)选择适配材料。

滚动至顶部